品牌 | 其他品牌 | 检测原理 | FID检测器 |
---|
价格区间 | 5万-10万 | 典型配置 | 复合VOC检测仪 |
---|
仪器种类 | 在线分析 | 产地类别 | 国产 |
---|
应用领域 | 环保,食品/农产品,化工,生物产业,农林牧渔 | | |
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VOC:通常由采样系统、预处理系统、分析系统、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及辅助系统组成,各部分协同实现从样品采集到数据上报的全流程:
采样系统:负责抽取环境空气或污染源废气,常见方式包括抽取式(泵吸)、扩散式,部分设备采用全程高温伴热采样以避免 VOCs 吸附或冷凝损失。
预处理系统:去除样品中的干扰成分(如粉尘、水分),保护分析系统。例如,通过冷阱除水、滤膜过滤粉尘,或采用全程高温伴热(120-180℃)防止 VOCs 冷凝。
分析系统:核心模块,通过特定技术对 VOCs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流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光离子化检测(PID)、火焰离子化检测(FID)等,复杂场景会联用质谱(MS)提高精度。
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将分析结果转化为浓度数据,通过有线(光纤)或无线(5G、Wi-Fi)方式上传至监管平台,支持数据存储、查询及异常报警。
辅助系统:包括气源(如氮气、氢气)、校准装置(自动标样校准)、温控单元(维持色谱柱或检测器工作温度)等,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一、主流技术原理
不同设备的核心差异在于分析技术,常见原理包括:
气相色谱法(GC)
利用 VOCs 在色谱柱中吸附 / 解吸能力的差异实现分离,再通过检测器(如 FID、MS)定量。
优势:可分离复杂组分(如 PAMS、TO15 等特征 VOCs),准确性高;
不足:分析周期较长(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适合需要组分细分的场景。
火焰离子化检测法(FID)
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电离产生离子流,离子流强度与 VOCs 浓度成正比。
优势:对碳氢化合物响应灵敏,线性范围宽,适合总 VOCs(TVOC)监测;
不足:对非碳氢化合物(如甲醛)响应弱,需配合预处理(如催化氧化)扩展监测范围。
光离子化检测法(PID)
利用紫外光(如 10.6 eV)使 VOCs 分子电离,通过检测离子电流定量。
优势:响应速度快(秒级),便携性强,适合快速筛查;
不足:无法区分组分,部分物质(如甲烷)无响应,易受湿度影响。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
其他技术
按监测对象和场景可分为:
环境空气 VOCs 在线监测设备
固定污染源 VOCs 在线监测设备
便携式 VOCs 监测设备
环境监管:城市大气 VOCs 背景值监测、区域污染溯源(如臭氧污染成因分析)。
工业污染源监控:石油化工、制药、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排放口实时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园区防控:化工园区边界或内部节点监测,预防 VOCs 泄漏引发的安全或环境风险。
科研研究:VOCs 迁移转化规律、源解析等研究,需高精度组分分析设备(如 G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