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其他品牌 | 价格区间 | 5万-10万 |
---|---|---|---|
产地类别 | 国产 | 仪器种类 | 在线型 |
应用领域 | 环保,化工,石油,钢铁/金属,电气 |
一、系统核心构成
COD水质在线监测设备需适应水体浊度高、悬浮物多、成分复杂(含氯离子、重金属等干扰物)的特点,整体由水样采集与预处理、检测分析、数据传输与控制、试剂与废液管理四大模块组成,各模块协同实现“从取水到数据上报"的全流程自动化。
模块名称 核心组件 功能作用
水样采集与预处理单元 采样泵(潜水泵/自吸泵)、过滤器(滤芯/膜过滤)、混匀器、恒温装置 从监测点(如废水排放口、河道)采集代表性水样,去除悬浮物(防堵塞)、混匀水样(确保均匀性)、控制水温(避免温度影响检测精度),输出洁净、稳定的水样至检测单元
检测分析单元 反应池(消解池)、试剂加注系统(蠕动泵/注射泵)、检测器(光度计/电极)、温控模块 向预处理后的水样中添加试剂(如重铬酸钾、硫酸),在高温高压下完成消解反应,通过光学或电化学方法检测反应后物质的浓度,换算为COD值
数据传输与控制单元 数据采集器、通讯模块(4G/以太网/LoRa)、上位机软件、PLC控制器 实时采集检测数据,计算并显示COD浓度、历史曲线、设备状态(如试剂余量、故障报警),支持向环保平台(如国家监控平台)上传数据,同时联动阀门、泵体实现工艺控制(如超标时启动废水回流)
试剂与废液管理单元 试剂储罐(耐腐蚀材质)、废液收集罐、液位传感器 储存检测所需试剂(避免挥发/腐蚀),实时监测试剂余量(低液位报警),收集反应后的废液(需合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二、核心检测技术对比(主流方法)
检测分析单元是系统核心,其技术路线直接决定监测精度、响应速度和运维成本,目前主流方法分为化学法(国标优先)和物理法(快速便捷),具体对比如下:
检测方法 原理 优势 劣势 适用场景
重铬酸钾氧化法(国标法) 水样中有机物在强酸、高温(165℃)、催化剂(硫酸银)条件下被重铬酸钾氧化,通过光度计检测剩余重铬酸钾的吸光度,换算COD值(符合GB 11914-1989) 1. 精度高(±5%FS以内),与实验室国标方法一致性好; 2. 抗干扰能力强(可通过加硫酸汞屏蔽氯离子干扰);3. 适用于高浓度、复杂成分废水(如化工、印染废水) 1. 试剂消耗大(含硫酸、重铬酸钾等腐蚀性试剂);2. 消解时间长(约20-30分钟);3. 需定期处理废液(环保要求高) 工业废水排放口合规监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监控
紫外吸收法(UV法) 利用有机物对254nm紫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检测水样的紫外吸光度(结合浊度补偿)直接换算COD值(无需试剂) 1. 响应快(<5分钟),无试剂消耗;2. 运维成本低,无废液污染; 3. 可实现高频次监测(如每1分钟1次) 1. 仅适用于成分稳定、浊度低的水样(如市政污水二级出水、地表水);2. 受浊度、色度、悬浮固体干扰大;3. 需定期用国标法校准(避免数据漂移) 污水处理厂工艺过程监控(如曝气池出口)、地表水实时预警
电化学法 通过电极催化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测量氧化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库仑法),换算COD值 1. 试剂用量少,响应较快(10-15分钟);2. 可实现微量COD(0-50mg/L)检测 1. 电极易受重金属、油污污染(需频繁维护);2. 精度受水样成分影响大(如高盐废水) 低浓度COD监测(如饮用水、纯水),工业废水辅助监测
核心结论:目前工业废水合规监测(需上传环保平台)以重铬酸钾法为主;地表水/市政污水工艺监控可选用UV法。
三、关键技术特点(针对水质监测痛点)
1. 水样预处理:解决“干扰物影响"的核心
水质监测的最大挑战是水样成分复杂(含悬浮物、油类、氯离子等),预处理单元需针对性解决:
除浊与过滤:采用多级过滤(如5μm滤芯+0.45μm微孔膜),去除悬浮物(避免堵塞反应池、影响吸光度检测);部分系统配备“自动反冲洗功能",定期冲洗滤芯,延长更换周期(减少运维)。
氯离子干扰消除:重铬酸钾法系统中,通过添加硫酸汞试剂(与氯离子形成络合物),可屏蔽≤2000mg/L的氯离子干扰(适合高盐废水,如化工、海水淡化浓水)。
温度与混匀控制:预处理单元内置恒温模块(控制水样温度在20±2℃),避免温度波动影响反应效率;同时通过混匀器搅拌水样,确保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避免分层导致数据偏差)。
2. 检测单元:保障“数据精准"的关键
试剂精准计量:采用高精度蠕动泵(流量精度±1%)或注射泵(体积精度±0.5%),精准控制水样、氧化剂、催化剂的加注量,避免因试剂过量/不足导致检测误差。
高效消解反应:重铬酸钾法系统采用“密闭高温消解"(165℃±2℃,压力0.1MPa),确保有机物氧化;部分设备配备“微波消解"技术(消解时间缩短至10分钟),提升检测效率。
四、行业主流技术参数(合规性指标)
COD在线监测系统的参数需符合《水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CODcr)技术要求》(HJ/T 377-2007)及地方环保标准,核心参数如下:
参数类别 指标要求(以重铬酸钾法为例) 说明
测量量程 0-1000mg/L(常规),可扩展至0-5000mg/L 工业废水COD通常为100-3000mg/L,扩展量程应对高浓度废水(如造纸、印染废水)
测量精度 ±5%FS(满量程),低浓度(<100mg/L)±8% 确保与实验室国标方法的比对误差≤10%(环保部门验收要求)
检出限 ≤5mg/L 满足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低浓度COD监测需求
消解时间 20-30分钟(165℃) 符合国标消解条件,确保有机物氧化
采样周期 15分钟-24小时可设(默认1小时/次) 高频监测(如15分钟/次)适合工艺调控,低频适合合规上报
试剂消耗 约50mL/次(含氧化剂、催化剂) 单套试剂可连续使用1-2个月(按1小时/次计算)
防护等级 主机IP65,采样单元IP67 适应户外(如河道岸边)、潮湿车间环境
通讯协议 支持Modbus RTU/TCP、HJ212协议 HJ212协议为环保平台专用,确保数据合规上传
五、安装与运维要点
1. 安装位置选择
采样点:需符合《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 495),优先选择:
工业废水排放口:在总排放口、车间排放口(如有毒废水)设置,避开管道弯头、阀门(避免水流紊乱导致采样不均);
地表水:在水面下0.5m处(水深≥1m),远离岸边、排污口(避免局部污染影响);
主机安装:放置在防雨、通风的机柜内(如监测站房),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试剂分解)、强电磁干扰(如水泵、变频器)。
六、典型应用场景与合规要求
应用场景 核心需求 推荐检测方法 合规依据
工业废水排放(化工、印染) 满足环保部门达标排放监控(如COD≤500mg/L),数据需上传省级环保平台 重铬酸钾法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HJ/T 377
市政污水处理厂 工艺调控(如曝气池COD控制)+ 出水达标(如COD≤50mg/L) 前端工艺:UV法(高频监测);出水:重铬酸钾法(合规上报)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地表水(河流/湖泊) 实时预警水质恶化(如COD突升),辅助流域治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饮用水源地 低浓度COD监测(如COD≤3mg/L),保障饮水安全 电化学法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COD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我店专营烟气CEMS在线监测,水质在线监测,VOCs在线监测,工业过程气体分析,氨逃逸气体在线分析,酸露点分析仪,原位式NOx/O2 氮氧化物检测仪等其它气体检测仪器及其配件,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厂家直销,欢迎致电询价对比。
上一篇 : PUE-3000磨煤机出口CO在线监测系统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