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其他品牌 | 价格区间 | 面议 |
---|---|---|---|
仪器种类 |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 | 产地类别 | 国产 |
应用领域 | 环保,化工,电子/电池,钢铁/金属,制药/生物制药 |
一、系统核心构成
一套完整系统通常由“采样单元+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辅助单元"五部分组成,各单元协同实现“样品采集→净化→检测→数据上报"的全流程自动化运行。
单元名称 核心组件 功能作用
采样单元 采样探头、采样管线(伴热)、过滤器 从污染源(如烟囱)或环境空气中采集代表性样品,伴热管线可防止VOCs冷凝损失。
预处理单元 除水装置(冷干机/渗透膜)、除杂装置 去除样品中的水分(避免影响检测精度)和粉尘、油污等杂质,保护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 检测器、光源/色谱柱(依技术而定) 核心模块,实现对样品中VOCs浓度的定量分析,是系统精度的关键。
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 数据采集器、4G/5G/以太网模块 自动采集检测数据,进行存储、校准和合规性判断,并上传至环保监管平台(如省/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辅助单元 零气发生器、标准气体钢瓶、空压机 提供系统校准用的“零气"(洁净空气)、标准气体(用于定期校准精度),及设备运行所需的压缩空气。
二、主流检测技术原理
光离子化检测法(PID):“快速响应"的简易技术
原理:利用高能紫外灯(如10.6eV)照射样品,使VOCs分子电离产生正离子和电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流,电流强度与VOCs浓度成正比,进而推算浓度。
优势:分析速度快(响应时间<1秒),可实时监测浓度变化;设备体积小、成本较低,适合现场便携或在线监测;无需复杂预处理。
适用场景:环境空气VOCs快速筛查、无组织排放监测(如厂区边界)、应急监测(如泄漏溯源)。
PID 响应快、成本低 无法分组分、易干扰 0.01-10mg/m³ <1s 无组织排放/应急监测
三、系统关键性能指标
1.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
检出限(DL):系统能识别的浓度(如GC-FID对非甲烷总烃的检出限需≤0.1mg/m³);
测定下限(LOQ):能准确定量的浓度,通常为检出限的3-5倍。
2. 准确度与精密度:
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用“相对误差"表示,国标要求≤±10%);
精密度: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用“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要求≤5%)。
3. 响应时间:
从样品进入系统到检测器输出稳定信号的时间,PID通常<1秒,GC通常<15分钟,需根据监测场景选择(如应急监测需快响应)。
4. 零点漂移与跨度漂移:
零点漂移:连续运行24小时,零气(洁净空气)测量值的变化(要求≤±5%满量程);
跨度漂移:连续运行24小时,标准气体测量值的变化(要求≤±10%满量程),直接反映系统稳定性。
5. 数据有效率:
系统正常运行并上传有效数据的时间占比,环保部门要求≥90%(否则数据可能不被认可)。
四、典型应用场景
挥发性VOCs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需结合“污染源类型"和“监测目的",常见场景包括:
1. 固定污染源排气筒监测:
应用对象:化工、涂装、印刷、石油炼制等行业的废气排放筒;
监测组分:非甲烷总烃(NMHC)、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等特征VOCs;
技术选择:优先选用GC-FID(符合国标),若需多组分监测可搭配FTIR。
2. 无组织排放监测:
应用对象:厂区边界、车间内、储罐区等无组织逸散区域;
监测目的:防止VOCs扩散至周边环境,满足厂界浓度限值要求(如GB 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技术选择:PID(快速响应、低成本)或便携式FTIR。
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应用对象: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化工园区空气质量监测站;
监测组分:总VOCs(TVOC)、苯系物、醛酮类等;
技术选择:GC-FID(苯系物)、PID(TVOC)或MS(痕量监测)。
4. 应急监测与泄漏溯源:
应用场景:VOCs储罐泄漏、管道破裂等突发事故;
技术选择:便携式PID(快速定位泄漏点)或车载FTIR(大范围筛查)。
总结
挥发性VOCs在线监测系统的选择需“按需匹配"——固定污染源合规监测优先选GC-FID,无组织/应急监测优先选PID,多组分同步监测可选FTIR。
上一篇 : PUE-9000激光气体检测仪
下一篇 : PUE-200氢气含量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