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烟气在线监测中的“伴热管线”有什么作用?其温度控制对监测精度有何影响?

烟气在线监测中的“伴热管线”有什么作用?其温度控制对监测精度有何影响?

更新时间:2025-08-22   点击次数:70次

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中,“伴热管线"是采样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功能和温度控制直接影响样品的代表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具体作用及影响如下:

一、伴热管线的核心作用 

伴热管线是连接采样探头与预处理系统(或分析仪)的烟气传输管道,通过内置加热元件(如电伴热丝)维持管线整体温度,核心作用是防止烟气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冷凝,具体可分为以下3点:  

1. 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烟气中含有大量水分(通常湿度较高),且包含SO₂、NOₓ、HCl等易溶于水的气体成分。若管线无伴热或温度不足,烟气在传输中会因温度下降达到露点,形成冷凝水。此时,水溶性气体(如SO₂)会溶解在冷凝水中,导致到达分析仪的气体中目标污染物浓度被“稀释"或“损失",无法反映烟气的真实排放状态(即样品失去代表性)。  

2. 防止管线堵塞与腐蚀  

   烟气中可能含有烟尘、盐分(如铵盐、硫酸盐)等颗粒物或可溶性成分。若发生冷凝,水分会与这些成分结合形成粘稠液或结晶(如硫酸铵、亚硫酸铵),逐渐沉积在管线内壁,造成管线堵塞,影响采样流量稳定性;同时,冷凝水与酸性气体(如SO₂、HCl)结合形成腐蚀性液体,会加速管线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3. 维持采样系统的连续性  

   伴热管线通过稳定加热,确保烟气在传输过程中始终处于气态,避免因冷凝导致的采样中断(如堵塞后流量骤降),保障CEMS连续监测的稳定性(符合HJ 76-2017等标准对“数据有效率"的要求)。  

二、温度控制对监测精度的影响 

伴热管线的温度需严格控制在烟气露点以上(通常设定为120~180℃,具体根据烟气成分调整,如高湿度烟气需更高温度),温度控制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监测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温度低于露点:导致测量值偏低或失真  

   若温度不足(低于烟气露点),冷凝水生成会造成SO₂、NOₓ等水溶性污染物的“溶解损失",使分析仪检测到的浓度低于实际排放值,可能导致企业误判排放达标(实际超标却显示合格),或监管部门无法掌握真实污染状况。  

2. 温度波动过大:引起数据漂移  

   若伴热温度不稳定(如忽高忽低),会导致烟气在传输中反复出现“微冷凝-蒸发"过程:低温时部分污染物溶解,高温时溶解的污染物重新释放,造成分析仪测量值频繁波动(漂移),无法反映真实排放的稳定状态。  

3. 温度过高:潜在干扰(较少见,但需注意) 

   若温度远高于需求(如超过200℃),可能加速管线材质(如聚四氟乙烯、不锈钢)的老化,或使某些热不稳定成分(如部分VOCs)发生分解,间接影响测量精度;此外,过高温度还可能增加能耗,或对后续预处理部件(如过滤器)造成热损伤。  

总结*

伴热管线的核心作用是通过稳定加热防止烟气冷凝,确保采样气体的成分与浓度接近真实排放状态;而温度控制的关键是“高于露点且稳定"——温度不足或波动会直接导致污染物损失、数据失真,甚至系统故障,最终影响CEMS“实时、准确监测"的核心功能,进而干扰环保合规性判断和污染治理决策。因此,伴热管线的温度控制是CEMS运维中需重点监控的指标(如定期校准伴热温度传感器、检查加热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