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预处理系统在烟气在线监测中起到什么作用?

预处理系统在烟气在线监测中起到什么作用?

更新时间:2025-08-26   点击次数:54次

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中,预处理系统是连接“烟气采样"与“仪器分析"的核心环节,其核心作用是去除烟气中的干扰物质、调节样气状态,确保进入分析仪器的样气满足“干净、干燥、稳定、代表性"的要求,最终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连续性。

烟气本身成分复杂(含颗粒物、水分、腐蚀性气体、焦油等),若直接进入分析仪器,会导致仪器污染、损坏或测量偏差。预处理系统通过针对性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具体作用可拆解为以下5个关键维度:

 1. 去除颗粒物:避免仪器堵塞与污染

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如燃煤锅炉排放的飞灰、工业炉窑的颗粒物),若随样气进入分析仪器,会造成两大问题:  

堵塞风险:颗粒物会堵塞分析仪器的气路、传感器进气口或光学元件(如红外分析仪的光路),导致仪器无法正常工作;  

测量偏差:颗粒物可能吸附SO₂、NOₓ等目标监测组分,或在仪器内部沉积形成干扰,导致测量值偏低或数据漂移。  

预处理系统通过多级过滤装置(如:采样探头过滤器→前置粗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去除颗粒物,常用过滤材质包括石英纤维滤筒、金属烧结滤芯、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等,过滤精度通常可达0.1~1μm,确保样气中颗粒物含量满足分析仪器要求(一般≤1mg/m³)。

2. 去除水分(除湿):避免组分溶解与仪器损坏

烟气中通常含有饱和水蒸气(尤其是湿法脱硫后的烟气,湿度可达80%以上),水分是影响SO₂、NOₓ等酸性气体测量的核心干扰因素(与你此前提问的“冷凝水影响"直接相关),预处理系统的除湿功能主要解决3类问题:  

防止目标组分溶解损失:SO₂、NO₂等酸性气体易溶于水(如SO₂在水中溶解度是CO₂的700倍),若样气在传输或分析过程中冷凝,水分会溶解这些组分,导致测量值显著偏低;  

避免仪器受潮损坏:分析仪器的核心部件(如电化学传感器、红外检测器、电路板)对水分敏感,潮湿样气会导致传感器漂移、电路短路或元件腐蚀,缩短仪器寿命;  

消除冷凝水带来的气路干扰:冷凝水可能在气路中积聚,导致样气流量不稳定,或与颗粒物混合形成“泥浆"堵塞管路。  

预处理系统常用的除湿方式包括:  

制冷冷凝除湿(最主流):通过半导体制冷或压缩机制冷,将样气温度降至露点以下(通常5~10℃),使水分冷凝为液态后通过排水阀排出;  

渗透膜除湿:利用高分子渗透膜(如Nafion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让水分子透过膜排出,目标气体(SO₂、NOₓ)保留,适用于低湿度场景;  

吸附除湿:通过干燥剂(如硅胶、分子筛)吸附水分,需定期更换干燥剂,避免吸附饱和后释放水分。

 3. 去除腐蚀性/干扰性气体:保护仪器与消除测量干扰

烟气中除了SO₂、NOₓ等目标组分,还可能含有HCl、HF、NH₃、焦油、油气等腐蚀性或干扰性物质:  

腐蚀性气体(HCl、HF):会腐蚀采样管路(如普通不锈钢管路)和分析仪器的金属部件(如传感器电极),导致设备损坏;  

干扰性气体(如NH₃、CO):部分分析方法(如红外吸收法)中,NH₃可能与SO₂反应生成(NH₄)₂SO₃,CO可能在特定波长下与NOₓ产生交叉干扰,导致测量值偏差。  

预处理系统通过化学吸附过滤器针对性去除这些物质:  

用碱石灰(Ca(OH)₂)吸附HCl、HF等酸性气体;  

用酸性吸附剂(如磷酸浸渍活性炭)吸附NH₃等碱性气体;  

用活性炭或疏水膜吸附焦油、油气等有机物,避免其污染分析仪器的光学元件或传感器。

 4. 稳定样气流量与压力:保障分析仪器正常工作

分析仪器(如红外分析仪、电化学传感器)对样气的**流量和压力有严格要求(通常需要稳定的流量:0.5~2L/min,压力:接近大气压),若样气流量波动或压力过高/过低,会导致:  

测量响应不稳定(如流量过大时,样气在分析池内停留时间过短,组分未充分反应或吸收;流量过小时,数据更新滞后);  

仪器过载损坏(如压力过高可能撑破分析池的密封膜)。  

预处理系统通过**稳压阀、稳流阀、流量计**组成的调节单元,实时调节样气的压力和流量:  

稳压阀:将采样泵输送的高压样气降至仪器所需的稳定压力;  

稳流阀:精确控制样气流量,避免因管路阻力变化导致流量波动;  

流量计(如转子流量计、质量流量计):实时监测样气流量,便于运维人员判断系统是否正常。

 5. 保证样气的“代表性":确保监测数据反映真实烟气状态

预处理系统需在处理干扰物质的同时,避免目标监测组分的损失(如SO₂、NOₓ),确保进入分析仪器的样气与烟道内的烟气组分一致(即“代表性"):  

采用伴热采样管路(通常加热至120~180℃):防止样气在传输过程中因温度下降导致水分冷凝(避免SO₂溶解);  

选择惰性材质(如PTFE、316L不锈钢):避免管路吸附SO₂、NOₓ等组分,或与烟气发生化学反应;  

控制预处理系统的“死体积":减少样气在预处理环节的滞留时间,确保监测数据能实时反映烟道内烟气的动态变化(如工况波动时的组分变化)。

总结:预处理系统的核心价值

预处理系统相当于CEMS的“前置净化与调节站",通过“除杂、除湿、防腐蚀、稳状态",从源头解决烟气对分析仪器的干扰问题,是保障监测数据符合《固定污染源烟气(SO₂、NOₓ、颗粒物)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2017)等国家标准的关键前提——若预处理系统失效,即使分析仪器精度再高,也会出现数据失真、仪器故障等问题,失去在线监测的环保监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