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气体分析仪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步骤,不同类型的分析仪(红外、电化学等)有特定的校准方法。以下是详细的校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校准前准备
环境条件:
确保环境温度稳定(通常5-35℃),无强电磁干扰
通风良好,避免周围存在高浓度目标气体或其他干扰气体
工具与材料:
标准气体(零气体和量程标气,浓度应覆盖仪器量程的20%-100%)
流量计、减压阀、标定气罩(适配检测仪的气体入口)
清洁的软布、无尘棉签(必要时清洁传感器)
设备检查:
开机预热(通常5-30分钟,具体时间参考说明书)
检查电量充足,传感器寿命未到期
二、校准步骤
1. 零点校准(Zero Calibration)
目的:校正传感器在无目标气体环境下的基准值
操作步骤:
将检测仪置于无目标气体环境(通入高纯氮气或使用密闭氮气袋)
连接气瓶,调节流量至说明书要求(通常200-500 mL/min)
进入设备标定模式,选择"零点标定"
待数值稳定后确认,完成零点校准
2. 量程校准(Span Calibration)
目的:校正传感器在标准浓度下的灵敏度
操作步骤:
将标定气罩连接到检测仪进气口
通入标准气体(如20.9% O₂或已知浓度的目标气体),调节流量至稳定
进入设备标定模式,选择"量程标定"
待读数稳定后确认,完成量程校准
3. 验证测试
使用另一种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验证测试
测量值应与标准溶液的已知浓度相近,误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通常±5%或更小)
三、不同类型分析仪的校准特点
1. 红外气体分析仪
通常具有自动校零功能
校零时间建议设置6分钟以上以达到更好效果
预热时间建议30分钟以上,充分激活传感器
清洗时间建议2分钟以上,清洗管路中残留气体
2. 电化学气体分析仪
需要定期更换传感器(通常1-3年)
对湿度敏感,校准环境湿度应<95%RH
校准前需确保传感器未被高浓度气体"中毒"
四、校准后验证与记录
验证方法:
使用标准气体再次测试,确认检测仪显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一致
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通常±1%以内)
记录要求:
详细记录校准日期、使用标准气体信息、校准结果
保存校准前后的测试数据
记录环境条件和操作人员信息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校准失败:
原因:标准气体不纯、传感器老化、环境条件不满足
解决:更换合格标准气体、检查传感器状态、改善环境条件
读数不稳定:
原因:气路堵塞、流量不稳定、传感器污染
解决:清洁气路、检查流量计、清洁或更换传感器
误差过大:
原因:校准程序错误、标准气体过期、仪器故障
解决:重新校准、更换标准气体、联系厂家维修
六、校准周期建议
日常使用:每3-6个月校准一次
高频率使用:每月校准一次
特殊环境:在恶劣温度、湿度或污染环境使用后立即校准
更换传感器后:必须重新校准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确保气体分析仪的测量准确性。如遇特殊问题或复杂校准需求,建议联系专业校准服务或设备制造商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