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在线监测操作规程是确保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EMS) 稳定运行、数据准确可靠的核心规范体系,涵盖系统启动、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及量程管理等全流程操作要求。以下是基于行业实践与技术标准的系统性总结:
一、系统启动与预热流程
1.预热阶段操作
·依次启动采样探头加热、伴热管线及冷凝制冷器,待温度达到设定值(通常150~200℃)后,启动压缩空气源并调节压力至规定值(0.2MPa以下)。
·执行气路吹扫15-30分钟,确保管路洁净无残留物。
2.核心设备激活
·启动烟气监测仪、流速/烟尘仪表,预热30分钟;随后启动气体采样泵、排水泵。
·激活数据采集系统(DAS)及环保监测单元,完成系统初始化。
二、日常运行维护规范
1.安全操作准则
·作业前需阅读设备说明书,确认危险电源/热源位置;操作间保持通风,确保有害气体(如 SO2、NOx、CO)排放通道畅通。
·系统正常运行时设为“自动"模式,避免人工干预导致数据失真。
2.巡检项目与要求
·公用条件检查:确认仪表室照明、空调、通风设施正常;定期排放储液罐冷凝水(具腐蚀性,需安全处置)。
·标准气管理:非校准期间关闭钢瓶总阀,安全存放。
·运行状态记录:每日巡查并记录系统运行日志,确保数据完整性。
三、仪表标定与参数校准
1.标定操作类型
·零点校准:通入零点气(空气/N2)≥30秒,流量稳定后按“Enter"确认保存,全自动过程无需干预。
·量程校准:选择“Span Cal"菜单,通入量程气
(流量60-80L/h),稳定后确认保存;标气量程需控制在满量程80%~100%。
2.标定周期与安全警示
·定期校准周期至少每半年一次;根据工况设置自动零点校准(8-12小时/次),防止漂移。·开气顺序:先开气瓶阀,后开减压阀(严禁反向操作);标定期间避免强制确认“无标定可能"提示。
四、故障诊断与应急处理
1.常见故障排查
·数据异常:检查测量元件(温度、压力、流量、湿度传感器)及取样管路畅通性;颗粒物测量异常时,清洁探头镜头并核查压缩空气吹扫状态。
样气流量异常:优先检查转子流量计是否堵塞,若正常则排查管路泄漏或堵塞点。
·氧含量异常:氧量偏高时检查取样管路泄漏;氧量偏低或无显示时更换氧传感器。
2.预处理系统故障
·采样管路积水:安装湿度报警器,触发保护机制暂停分析仪运行;反吹管路清除水分。
·预处理堵塞:启动反吹程序清理滤芯及法兰;检查加热装置工作状态。
3.软件量程错配
·进入分析仪配置界面修正量程参数,同步更新 DAS系统监测模板,完成数据链校验。
五、量程设置与管理
1.量程选择原则
·量程上限应为污染源排放限值的2~3倍(地方标准建议),避免数据“触顶"失真。
·执行超低排放限值时,强制配置双量程:低量程(限值1.5-2倍)用于日常监测,高量程(原烟气浓度1-1.5倍)用于异常工况。
2.量程变更程序
·变更需向环保部门报告并备案;同步调整数采仪、工控机等设备量程设置,确保数据一致性。
·双量程设备验收时,需对高低量程分别进行精度测试(HJ 75-2017未明确要求,但建议全面验证)。
六、系统维护管理建议
1.预防性维护
·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制定季度巡检计划,重点检查加热装置、反吹系统及除水模块。
·定期清扫滤芯、法兰及取样管路,优化反吹装置效能。
2.数据管理与合规
·原始数据分分钟级、小时级、日级上传;有效数据需通过验收及日常监督考核。
·无效数据(如超量程、极值、零值)不参与排放量计算,但需记录原因;缺失数据可通过人工修补或系统自动补遗。
七、技术实现与行业应用
·核心监测技术:紫外差分吸收光谱(DOAS)用于 SO₂/NOx检测,电化学传感监测O2,直插式探头测量烟尘、流速、温压。
·典型系统:如陕西博纯科技PUE-6000型,支持多参数测量(SO2、NOx、O2、颗粒物等),伴热管温度同步显示,适用于电厂、水泥厂、化工等行业。·控制优化:伴热系统采用两点温度控制(>120℃停加热,<100℃启动),减少继电器动作频率,延长设备寿命。
以上规程需结合具体设备型号及排放标准细化执行,确保烟气监测数据的法律效力与环境监管效能。
上一篇 : 热湿法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原理
下一篇 : 气体分析仪如何调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