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烟气氧含量测量定义

烟气氧含量测量定义

更新时间:2025-08-20   点击次数:90次

在线监测排放烟气中的氧含量,可以实现锅炉燃烧过程的节能控制,控制空气过剩系统在合理范围内。燃煤锅炉省煤器出口的烟气中氧含量的典型浓度为2%~5%。

在烟气排放监测中,分别在脱硫前、后烟道监测烟气的氧含量。监测脱硫前的氧含量是为了检查锅炉燃烧后的各种设备、管道的漏风,防止过量空气对烟气的稀释,实际上由于设备的泄漏,脱硫前烟气含氧量已经达到6%~8%;脱硫后监测氧含量是对脱硫过程设备泄漏率的监测,防止由于设备泄漏对烟气污染物浓度的稀释,确保获得污染物排放的真实含量。

通过实时监测排放烟气的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计算实测的空气过剩系数,并用于将污染物排放浓度折算成规定空气过量系数下的排放质量浓度。

烟气氧含量在线监测仪器主要有:

①氧化锆氧分析器(插入式及抽取式);

②顺磁式氧分析器;

③燃料电池式氧分析器。

燃煤锅炉烟气监测大多采用插入式氧化锆氧分析器直接测量,在锅炉燃烧的高温段(800℃以上),监测氧含量需要采用高温型氧化锆氧分析仪,或采用抽吸式氧化锆氧分析仪,通过取样探头将高温烟气抽出后进行测量。烟气氧含量测量是指对燃料(如煤、天然气、油等)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的过程,通常以体积百分比(% O₂) 为主要表征单位。

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监测烟气中未参与燃烧的剩余氧气量,评估燃烧过程中 “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燃烧所需空气量的比值):过量空气过多会导致烟气带走的热量增加(能源浪费),过少则会造成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 CO 等污染物,效率下降)。因此,烟气氧含量是衡量燃烧效率、优化燃烧工况、减少能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参数。

常见测量方法包括氧化锆法(利用氧离子传导特性)、电化学法(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顺磁法(利用氧气的顺磁性)等,具体方法需根据烟气温度、湿度、含尘量等工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