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技术文章 >挥发性VOCs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要求

挥发性VOCs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要求

更新时间:2025-10-11   点击次数:60次

挥发性VOCs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与运维质量,直接决定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系统运行稳定性及环保合规性(需严格符合《HJ 75-2017 固定污染源烟气(SO₂、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2017 固定污染源烟气(SO₂、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

 一、挥发性VOCs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要求

安装需坚守“采样有代表性、气路无损失、设备无干扰、数据可传输"四大核心原则,分前期准备、现场安装、系统调试三阶段推进,各阶段核心要求如下:

 (一)前期准备:合规性前置+现场精准调研

1. 资质与文件合规性把控  

   设备资质:系统需具备《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CCEP)》或《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CPA)》,未认证设备的监测数据将不被环保监管部门认可,严禁投入使用;  

   基础文件:提前获取监测点位对应的环评批复文件、排污许可证,明确需监测的特征因子(如非甲烷总烃NMHC、苯系物等)、排放浓度限值,以及采样点位的基础参数(如管道直径、烟气流速范围)。

2. 现场调研核心参数与要求

调研项目        技术要求及目的                                                                 

采样点位置     需选在“气流稳定、无涡流、无死体积"的管道平直段,确保样品代表性:<br>- 上游距弯头、阀门、变径管≥5倍管道直径(避免气流扰动);<br>- 下游距弯头、阀门≥2倍管道直径(减少流场影响);<br>- 管道直径<1m且平直段不足时,需加装“等速采样探头"补偿流场偏差。 

设备安装环境   分析单元(如GC-FID主机)需满足:温度5-35℃、湿度≤85% RH(无冷凝,防电路故障)、振动≤0.5g(防色谱柱移位)、无强电磁干扰(远离变频器、高压柜,防信号紊乱);<br>- 户外安装需搭建阻燃防雨棚(推荐304不锈钢材质),防爆区域(如化工车间)需采用防爆棚,防爆等级≥Ex d IIC T4 Ga。 

配套设施保障   现场需提前配置:220V AC稳压电源(电压波动≤±10%,防设备损坏)、独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4Ω,防静电干扰)、无油无水压缩空气(压力0.4-0.6MPa,用于反吹与预处理)、通风防爆的标准气体储存区(距明火≥5m,防安全风险)。 

(二)现场安装:核心单元技术细节落地

1. 采样单元安装(决定样品代表性的关键环节)  

   采样探头:  

   材质选用316L不锈钢(耐VOCs腐蚀,避免与监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  

   安装角度优先垂直向上(防止管道积液进入探头),或顺气流方向与管道轴线成45°-90°角;  

   插入深度需达管道1/3-1/2直径处,管道直径>2m时,需采用“多点采样探头"覆盖断面。  

   伴热管线:  

   全程伴热且温度稳定控制在120-150℃(±5℃),防止苯、乙酸乙酯等低沸点VOCs冷凝损失;  

   管线材质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氟橡胶(严禁用普通橡胶管,避免吸附VOCs导致数据偏低);  

   长度≤20m(样品传输延迟≤30秒,减少组分损失),超过20m需加装样品泵(控制流速0.5-1L/min)。  

   过滤器:  

   安装于采样探头后端,滤芯为PTFE材质(过滤精度≥0.5μm,拦截粉尘防气路堵塞、色谱柱污染);  

   预留压缩空气反吹接口(定期反吹可延长滤芯寿命,减少更换频次)。

2. 预处理单元安装(保障分析单元稳定性)  

   除水装置(冷干机/渗透膜除水器):  

   串联于采样管线与分析单元之间,确保出口气体露点≤5℃(避免水分进入GC-FID导致火焰熄灭、色谱柱失效);  

   渗透膜每3个月更换1次(高湿度环境需每月更换),冷干机每日排放1次冷凝水。  

   除杂装置:若废气含硫化物(H₂S)、卤素(Cl₂)等腐蚀性组分,需加装填充活性炭/硅胶的吸附柱(防止腐蚀检测器与气路部件)。

3. 分析单元与辅助单元安装(精准检测的核心保障)  

   分析单元(如GC-FID):  

   固定于型钢支架(水平度差≤0.1%,防振动导致色谱柱分离效果下降);  

   气路连接:载气(氮气,纯度≥99.999%)、燃气(氢气,纯度≥99.999%)、助燃气(无油无水空气)均用不锈钢管,接口采用卡套密封(防泄漏影响检测精度)。  

   辅助单元:  

   零气发生器:安装于通风处,出口压力稳定在0.3-0.5MPa(用于每日零点校准);  

   标准气体钢瓶:固定于专用气瓶架(防倾倒),标签注明组分、浓度、有效期(超期标准气严禁使用)。

4. 数据传输单元安装(合规上传的关键)  

   数据采集器(DAS)与分析单元通过RS485/以太网直连,数据采集频率≥1次/分钟(满足环保部门实时监控要求);  

   4G/5G/以太网传输模块需安装在信号无遮挡处,按监管要求接入省/市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上传数据包括:实时浓度、烟气流速、温度、压力及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故障)。

(三)系统调试:全性能验证达标

1. 气路密封性测试 

   用0.3MPa氮气对采样管线、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气路保压30分钟,压力下降≤5%(即压力≥0.285MPa)为合格;若泄漏,用肥皂水检测接口并重新密封。

2. 电气安全调试  

   检查所有设备接地连续性(无漏电),伴热管线通电30分钟内达设定温度(120-150℃),温度波动≤±5℃。

3. 核心性能调试  

   空载运行:通入零气连续运行24小时,零点漂移≤±5%满量程(符合HJ 75要求);  

   负载测试:通入100mg/m³非甲烷总烃标准气,连续检测3次,相对差≤±10%、相对标准偏差(RSD)≤5%;  

   联动测试:通入高浓度标准气模拟超标,验证声光报警触发正常、数据上传无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