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的安装与运维需严格遵循《固定污染源烟气(SO₂、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及《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HJ 1405-2024)等国家标准,确保数据准确、合规。以下是核心要求的详细说明:
一、安装要求
1. 监测点位选择
通用规范:优先选择垂直管段,避开弯头、阀门等扰动源。根据HJ 1405-2024,2027年1月前过渡期内,颗粒物和流速监测需满足前4后2(上游≥4倍烟道直径,下游≥2倍直径),气态污染物监测满足前2后0.5(上游≥2倍直径,下游≥0.5倍直径)。若现场条件不满足,需选择流速相对均方差σr≤0.15的稳定断面。
高烟囱特殊要求:高度>50m时,需配套防爆电梯或无人机辅助检修系统,设置至少两条独立逃生路线(旋转梯倾斜角≤45°),并安装防雷系统(接地电阻≤4Ω)。
2. 采样平台与安全设施
平台设计:承重≥800kg/m²,面积≥2m×2m,边缘设1.2m高防护栏杆,多层平台净高≥1.9m。
辅助设施:距地面>2m时需设斜梯/旋梯,>20m时需配升降梯;安装防水配电箱(含漏电保护)、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关键断面)及统一标识牌(480mm×300mm绿底白字,含溯源二维码)。
3. 设备安装细节
采样探头:伴热温度控制在120±5℃,高腐蚀场景(如危废焚烧)需提升至180℃。
管路布置:采样管路长度≤70m,坡度≥1:10,避免积水;伴热管线温差≤3℃,防止SO₂、HCl等溶于冷凝水。
参比采样孔:内径≥90mm(新建项目),与CEMS监测断面间距≤2m,正压烟道需带闸板阀密封孔。
二、运维要求
1. 日常维护要点
气路系统:每周检查采样泵负压侧密封性,氧含量>10%时立即排查漏气点;玻璃冷凝罐每日清空,蠕动泵排水流量控制在1.5-1.7L/min。
伴热与温控:红外测温仪抽查伴热管线温度,偏差>3℃时更换温控器;分析小屋温度维持25±5℃。
反吹与清洗:压缩空气反吹压力0.4-0.6MPa,每日自动反吹探头;每月用纯水清洗反应池和管路,防止交叉污染。
2. 校准与质控要求
校准周期:
自动校准:具备自动功能的仪器每24小时执行零点和量程校准。
手动校准:气态污染物每周1次,颗粒物每15天1次K系数校验,全系统每季度1次。
标气要求:零点气需用高纯氮气(纯度≥99.999%),量程气浓度梯度为20-30%、50-60%、80-100%满量程,且需提供组分证明文件。
氧含量校准:每周用纯氮校准零点,跨膜氧传感器每月测试渗透率,氧含量突变>2%/h时立即验证。
3. 数据有效性管理
数据标记:校准、维护、故障时段数据无效,需标记为“调试"“设备故障"等,超标数据需在4小时内报告环保部门。
存储与审核:原始数据存储≥3年,每月生成质控报告(含校准记录、维护日志),数据传输有效率需≥90%。
4. 故障响应与应急处理
故障修复:易诊断故障(如采样泵停转)需8小时内修复,复杂故障(如光路偏移)需48小时内修复,否则启用备机或手工监测(每小时1次)。
异常处理:数据漂移>5%时用标气验证,管路堵塞时用0.4MPa压缩空气反吹(禁止酸碱清洗);雷暴天气前断开设备电源,风速>10m/s时暂停高空作业。
三、总结
CEMS的安装与运维是保障烟气监测数据真实、有效的关键环节。企业需严格按照HJ 75-2017和HJ 1405-2024的要求,优化监测点位设计,强化日常维护与校准,同时建立应急预案,确保设备稳定运行。通过规范化管理,不仅能满足环保监管要求,还可通过数据优化焚烧工艺,实现减排增效的双重目标。
上一篇 : 挥发性VOCs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要求
下一篇 : 气体分析仪采样管路堵塞(粉尘/油污)日常清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