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其他品牌 | 产地类别 | 国产 |
---|---|---|---|
应用领域 | 环保,化工,石油,能源,建材/家具 |
1. 主流测量技术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
通过检测CO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4.6μm)实现浓度测量。该技术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高湿度、高粉尘环境,精度可达±1%FS。
电化学法
基于CO在工作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线性范围宽(0~5000ppm),响应速度快(T90≤30秒)。
激光光谱法(TDLAS)
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扫描CO的特征吸收谱线,实现原位、非接触式测量。陕西博纯PUE400型支持多气体同时检测(CO、O₂、CH₄等),精度±1%FS,维护量低(漂移±1%FS/半年),适用于高温、高压工业管道。
2. 技术对比与选型建议
技术类型 优势 局限性 典型应用场景
NDIR 长期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无需频繁校准 高浓度测量易饱和,低浓度(<10ppm)精度有限 工业过程控制、环境监测
激光光谱 原位测量,无需预处理,抗交叉干扰,宽量程(0~100000ppm) 设备成本高,需专业安装调试 高温工业窑炉、远距离泄漏检测
二、关键技术参数与性能
1. 核心指标
测量范围
从低浓度(0~199.9ppm,分辨率0.1ppm,适用于室内环境)到高浓度(0~100%VOL,适用于工业过程)。
精度与重复性
高精度型号(如激光光谱法)误差≤±1%FS,电化学法通常为±2%FS,NDIR法在±1%~3%FS之间。
响应时间
电化学法最快可达10秒,激光光谱法约30秒,NDIR法因气路设计差异在30~60秒之间。
环境适应性
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20℃~50℃,设备(如PUE-400)支持-40℃~80℃宽温运行,防护等级IP65以上。
2. 智能化与自动化功能
物联网集成
支持4G/5G、LoRaWAN等无线通信协议,可远程监控数据、设置报警阈值。
自诊断与校准
内置自动零点校准、故障诊断(如传感器老化提示)功能。
数据存储与输出
可存储5000条以上历史数据,支持4-20mA模拟信号、RS485/Modbus数字信号输出,兼容PLC、DCS系统。
量程漂移:≤±1%FS/7d
测量范围:0~1000~10000ppm
线性误差:≤±1%FS
重复性误差:Cv≤±0.5%
响应时间: T90≤12s
输出信号:4~20mA 500Ω
系统的滞后时间:T90≤12S
样气温度:≤700℃ 样气
最大含尘量:≤1000g/Nm3
环境温度:5~45℃
电源:220±22VAC:50±0.5Hz
三、应用领域
1. 核心应用场景
工业安全监测:钢铁厂高炉煤气、化工反应釜、矿井通风系统中的CO泄漏预警,防止爆炸与中毒事故。
环保排放控制:固定污染源(如热电厂、垃圾焚烧厂)CEMS系统中,结合温压流一体机计算CO排放总量,满足HJ/T 75等标准要求。
特殊环境作业
隧道施工、地下管道检修等场景中,便携式分析仪可快速检测受限空间内的CO浓度,保障人员安全。
上一篇 : 温压流同步检测仪
下一篇 : 实时数据采集PUE-DCS系列